close

人有很多種分類法。有一種人去到什麼餐廳都點同一個菜,強烈需求安全感。

另一種人是餐牌上什麼新奇就點什麼,永遠不知死活。

培根炒翼豆

  

永春市場有個賣菜阿伯,很懂得「市場定位」及「差異性」。看他咬著檳榔,衣服舊舊,台灣國語到我差點聽不懂的地步,但他永遠賣些新鮮玩意,像義大利櫛瓜、小小的日本栗子南瓜、芋頭冬瓜、檳榔花等等,大部份的貨品他在早上客人比較少的時候,先秤好一份一份賣,一份50塊,人多的時候就只忙著收金色50塊就好,很懂得利用時間,整個流程都有SOP。

今天他又跑出個新鮮香茅,我去買幾根,他正開箱秤這個我以前沒看過的「植物」。

 

 

快30cm長的4角東西,勉強聽到他用濃濃的台灣國語介紹叫翼豆、也叫楊桃豆,說洗一洗,切一切、炒一炒就好。我的金色銅版就進他口袋了。

 

 

回家當然google一下新食材來歷。現在什麼都能google, 所以也沒什麼好不知死活的。看來歷,看人家怎樣料理,自己就可摸索。我通常會先燙一點試吃,感受一下味道及口感,與什麼食材相類似,這樣就不會出大差錯。

 

 

翼豆是來自菲律賓、印尼、新畿內亞那一帶的赤道國家。很多叫法,Winged bean (翼豆), Four-Angled bean (四角豆), Goa bean(羊角豆),這些一看就知是翻譯的名字。一百多年前從東南亞引進台灣,是台東原住民的食物,植物性蛋白比大豆、黃豆高,也不怕蟲害,難怪阿伯說這豆沒農藥。

大概只有楊桃豆是本地命名的吧!照阿伯說切一切,切出一堆可愛極的綠色四角小星星,比楊桃少一角!

其實我一邊切一邊覺得自己像忍者,因為突然變出很多綠色的忍者飛鏢!

 

1人份試做:

試吃的時候,覺得這豆很脆,但有一般豆子的青草味,所以我用濃味一點的培根去炒。平常炒別的豆子也用過培根,這樣可以很科學的蘋果對蘋果比較。

 

 

1. 2片培根切丁。平底鍋加熱,下培根炒香後,加入一瓣蒜頭的蒜片,續炒至香。

 

 

2. 翼豆3條切0.7cm丁。下翼豆拌炒至豆子轉深一點的綠色。下1湯匙高湯,蓋上蓋子,轉小火讓翼豆燜一分半鐘左右,打開蓋子。

 

 

3. 試吃一下,如果喜歡軟一點的話,可以多燜30秒。加點鹽調味就可以吃了。

 

這翼豆口感很脆,不用怕煮過頭。

形狀如此浪漫,我想用來做西餐的side dish 一定很雅致。

 

自己中午炒一盤,配著豆簽麵吃。

 

 

把整盤倒在麵裡,嘩!好好吃!這次的實驗很成功!

 

我就是不知死活,愛新鮮,愛surprise的那一類人!天天吃同一樣的食物對我來說是十大酷刑!可幸身邊的朋友都配合著我,隨我點......大不了就是全部我吃下肚子吧!

 

arrow
arrow

    JJ5色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