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看完韓劇想像中更好吃的菜包水煮五花肉!
韓國生菜包水煮五花肉
韓劇裡的五花肉,除了燒烤之外,也常常出現更健康的水煮方式。
以為只是把豬肉丟進水裡煮熟,放涼後用生菜加點韓國辣醬包起來就好嗎?
韓食沒有想像中那麼隨便啦!
為何想起要做這道菜呢?
源頭是這顆辣椒
這不是台灣青椒,也不是糯米椒。
是來自韓國的青辣椒。
是青陽辣椒嗎?在韓國吃過就念念不忘的青陽辣椒,台灣找不到,平常用青辣椒替代,辣度有卻少了一份清香。
我沒有偷運回來就是了,這辣椒是朋友種出來的,嘻嘻。
看到這難得的青陽辣椒,我突然想吃菜包肉。
水煮的料理,沒有大量的調味料作為食材的化妝品,食材的好壞,特別重要。
從冷凍庫取出我最愛的掛川酵母豬五花肉。每次看到這塊肥瘦均勻,肉色粉嫩,都會莫名的興奮,比那Premium級的牛排還high,因為,這年頭到好豬肉比買到好牛肉難呢!
掛川酵母豬的豬皮煮完會軟中帶Q,不會像橡皮,所以我會連皮一直下鍋。如果是其他豬肉,建議先把表皮去除再燉煮。
先來看看如何水煮。
3人份
材料:
掛川酵母豚五花肉 600克
燉煮醬料:
薑 5克
蔥 1根
蒜頭 1瓣
洋蔥 1/2顆
韓國大醬 1又1/2湯匙
清酒 5湯匙
水1000ml (非萬用鍋請用1400ml)
佐料:生菜、韓國泡菜、青陽辣椒、蒜片、包飯醬、麻油+鹽
平常大家吃中式蒜泥白肉時,就是一大塊五花肉丟進水裡燜煮至熟軟。
韓式呢,最特別是加入大醬燉煮。我之前做過韓式豬腳也是放大醬去滷的。大醬能引出豬肉的甜味,卻又不會影響到豬肉本身的原味,很神的調味料。
夏天不要跟自己過不去,用萬用鍋不用看火去燉就好。
五花肉切成兩大塊。注意豬肉煮完會收縮,所以切豬肉塊時,要切成比你想要的完成長寬大個15~20%。
內鍋放入豬五花肉,薑、蔥、蒜頭、洋蔥後,加清酒。然後用水將大醬拌至溶化,倒進內鍋,再注水至剛蓋住豬肉。
萬用鍋按無水烹調的烤雞模式,蓋上蓋子。
待水煮開後,改成煮粥模式30分鐘。完成後不要開蓋,讓豬肉保溫燜30分鐘。
煮完豬肉的大醬湯鮮甜無比,千萬不要丟掉!單喝,煮粥都超讚的!
取出豬肉,放涼後切0.5~0.7cm片。
豬肉放涼後會變硬一些,這個時候才好切又不燙手。如果剛煮好便切,肉很容易碎裂喔,切的形狀也不美也不整齊。
我不建議把燉好的豬肉泡在一大盆的水冷卻,或在水龍頭下沖水,因為這樣會把大醬的香氣沖走啊!
寧願把豬肉放在不鏽鋼深碗,然後把不鏽鋼碗的外圍放些冰塊,隔著碗就很快降溫了。
涼了之後隨便切都整齊,切好後鋪在盤子上。這個食譜不用練刀功切薄片,要厚一點0.5cm之上才有口感。
沾醬是自己調的韓國包肉醬。平常在超市買的紅色盒韓國辣醬,雖然可現吃,但韓國人通常是自己加入其他配料去調配的,這樣的味道才有層次,也不致於死鹹死辣。
參考了包周的「設計在韓食」書裡的包醬方法,我的包肉醬這樣調:韓國辣醬5湯匙+蒜末2瓣+楓糖1湯匙+韓國香油1湯匙+韓國辣椒粉1茶匙 拌勻。
也可以把肉放生菜上,加韓國泡菜及青陽辣椒,喜歡有飽足感加點白飯也很好吃。
儘管佐料多多,各有各的好吃,但最後發現,我們一家都在單吃豬肉片時,不約而同表情停格了,然後很專注的嘴嚼口中什麼都沒沾的豬肉。
「怎麼豬肉會那麼鮮甜?!」
「原來豬肉味那麼香!」
「捨不得吃完!」
看看這片我咬了一口的五花肉,層次分明,連豬皮也分成兩層,瘦肉的組織明顯的細致,脂肪吃起來也不油膩。
比較之前我吃過的五花肉火鍋肉片燙清水的味道,大醬,洋蔥等辛香料把豬肉變更甜了,真的很捨不得吃完,儘管這已是一斤的肉了!
夏天宴客一流,煮的人不會一身大汗,吃的人無比清爽!
(配Cass啤酒最match!)
同場加映:
剛才有提到,燉煮豬肉的大醬湯千萬不要丟,我加了3/4杯米進去,按萬用鍋煮粥模式,吃完菜包豬肉後,再吃這個粥真的滿足感200分!
延伸閱讀:【馬拉松食補】韓式大醬果香豬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