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想起媽媽最常做的便當菜。噢,香港的學校中午不是都可以走到學校外的餐廳吃嗎?為何我有便當呢?
三菇蠔油雞翅
香港的學校比台灣的小很多,以前人口眾多的年代,小學分上午下午班。上午班的下課回家吃午餐;下午班則吃飽午飯才上課,沒有帶便當的需求。中學的校舍比較大,也就是一個年級5班,比起長腿女兒學校一年級就二十幾班,差太遠了。
中學是全日制,有飯堂,但大多學生都是去外面吃的,帶便當一班可能只有一個。
香港以前的便當盒是這個樣子的:
左:我媽媽年代的便當盒,香港懷舊電影裡工廠女工必備的多層「飯壺」,飯菜分層裝。現在看起來容量奇大,怎吃得完呢?
中:有駱駝在上面的應屬於我小學年代的。駱駝牌是香港有名的不鏽鋼家用品品牌,在日本象印熱水瓶出現前,香港家家戶戶不是用大陸做的便是駱駝牌的了。為什麼不鏽鋼的品牌都以動物命名的呢?駱駝、班馬、還有牛頭牌;駱駝我還能理解,儲水保溫之寓意嘛!其他真想不透。
右:箭頭指著的紅色便當「飯壺」是我中學年代的,是現代流行的食物罐加大再加大版。內膽是保溫不鏽鋼,早上帶去學校,保溫到中午吃。香港學校是沒有蒸便當這回事,要帶便當只能帶保溫的。
(右圖來源:oldcake.net)
大學第三年需到外商公司實習一年,實習月薪是HKD3,000,身處尖沙嘴最貴的廣東道,外面吃一定賠錢!可幸當時已是微波爐年代,大公司都有微波爐給員工「叮叮」,我於是在21歲的時候買了人生第一個便當盒!
當時微波便當盒只有日系百貨公司有賣,我的是正方型,裡面有2小格,一大格。小格用來裝白飯,媽媽都壓到緊緊的,常常不熱。大格當然是放肉呀!這種分格式便當清洗有夠費工,洗一次等於洗4個便當盒!
媽媽常做香菇蠔油雞翅,帶便當非常合適,叮叮後也不會老。
4人份:
材料 |
份量 |
|
雞翅(中段或小雞腿) |
10 |
隻 |
乾香菇 |
2 |
粒 |
磨菇+草菇 |
200 |
克 |
薑 |
1 |
片 |
紅蔥頭碎 |
4 |
瓣 |
青菜 |
150 |
克 |
紅蘿蔔 |
少許 |
|
雞翅醃料>>> |
|
|
醬油 |
1 1/2 |
湯匙 |
薑碎 |
1 |
茶匙 |
米酒 |
2 |
茶匙 |
調味料>>> |
|
|
蠔油 |
1 3/4 |
湯匙 |
鹽 |
1/2 |
湯匙 |
糖 |
1 |
茶匙 |
米酒 |
1/2 |
湯匙 |
水(含泡香菇水) |
1 1/2 |
杯 |
勾芡>>> |
|
|
太白粉 |
3/4 |
茶匙 |
麻油 |
少許 |
|
水 |
2 |
湯匙 |
做法:
1. 準備材料。雞翅用中段用小雞腿都ok,洗乾淨吸乾水份,加入醃料醃30分鐘。
香菇最好用乾香菇,味道才會香濃。香菇泡熱水至軟,泡香菇的水不要倒掉。
其他菇類可隨意搭配。媽媽只單一用乾香菇,我則愛多加新鮮的草菇及磨菇(秀珍菇、鴻禧菇、杏鮑菇都可)。金針菇久煮不好吃,不建議。
2. 香菇泡軟後去蒂切段。磨菇草菇擦淨,對半切或整粒去煮皆可。
3. 炒鍋加油燒熱,雞翅瀝乾醃料水份,放進鍋中煎至2邊變色後取出(不用煎熟)。
4. 平底鍋加油2湯匙後燒熱,爆香薑片及紅蔥頭,加入香菇炒出香氣後,再加入其他菇類。
5. 倒進調味料(連同泡香菇的水,菇味更濃)及雞翅拌炒均勻。
圖中是LC 26cm Buffet 淺鍋。
6. 蓋上鍋蓋小火燜煮10分鐘至雞翅熟透。
7. 試味後倒進太白粉水勾芡便完成了。
8. 可加入燙熟的蔬菜(青江菜、芥蘭、圖中是皇宮菜)及紅蘿蔔伴碟點綴。
這樣一鍋就有肉、有菇又有菜了!
雞翅吸滿菇香,蠔油入味,記得先把便當份量夾起來,否則一餐清盤,連紅蘿蔔片也不留!
畢業後不再是廉價勞工,天天中午不是飲茶吃點心,就是各國料理,好不快活的尖沙嘴白領生活!便當盒只活了一年便打入冷宮了!
來到台灣工作,中午休息時間竟然有90分鐘,時間充裕到可以搭車到別區吃!噢,怎麼以前吃不胖,在台灣卻發福起來了!!為了減肥,又重拾便當生涯。
慢慢才發現,相同的午餐便當份量,自己煮的大概到5點便餓;外面的便當,卻可撐到7-8點!!可見外面的油用得有夠猛的!為了瘦為了健康,還是帶便當好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