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古鐵器好像會讀心術,我尋尋覓覓已久的鍋型,竟然好像為我量身訂做般出現在我面前。
臘腸養生雞煲仔飯+香煎鮭魚+選購鑄鐵鍋tips【大古鑄鐵鍋體驗】
JJ已有十幾個鑄鐵鍋,各種呎吋,湯鍋平底鍋烤盤通通都有了,還缺什麼?
天天使用,每個鍋子的優缺點已摸透。越了解,標準定越高。
邊煮邊唸:
手把可以大一點、設計更人體工學嗎?
不要噗鍋要我擦好嗎?7分滿的湯加蓋小火煮,湯不應從鍋邊"噗噗噗"流出來呀!
金屬頭到底還要燙到我幾次?
鐵可以更細緻嗎?粗糙手感,怎搭JJ細緻優雅料理?我不是西部牛仔!
萬用黑裡能煎能煮,為什麼家裡的都是白琺瑯裡?
.....................
懷疑大古鐵器在我廚房裝了CCTV, 有一天來信請JJ體驗大古的鑄鐵鍋。官網認真打開每一頁看,然後看到「他」!!!
收到大古寄來的包裹,無上色厚實的箱子,純樸有質感。
大古兩字設計成舊式房子的窗花,有心思。如果不是這"窗花",單看"TAKU"四個字母,會誤以為是日本品牌呢!
我想,這正帶出品牌的設計概念,中式裡隱藏著點點日本風,如台灣的歷史。
MADE IN TAIWAN 清晰印在當眼處。MIT! 華人地區中「台灣製」還是含金量高,讓人有信心的保證。
鑄鐵鍋競爭越來越激烈,行銷與品質控制那個重那個輕,正影響著長期擁護者的信心。
大古鐵器積極希望彰顯台灣文化與特式、發揚在地文化。我期待從這次大古鐵鍋的體驗,能讓我發現,最好用的鑄鐵鍋,就是台灣製造的!
大古的品牌故事,很感人,大家可到官網詳讀。
鑄鐵鍋花多眼亂,如何挑選好?JJ有幾個tips。
1. 功能
先想好鍋子是用來煮湯?燉肉?煎魚煎牛排?答案E:以上皆是......
我說終於找到的「他」,就是這個22cm的雙耳火鍋。三層式:上~鍋蓋,中~平底鍋,下~湯鍋。
疊疊樂收納好省空間。當這「變型金剛」一變身,下層湯鍋可煮湯燉肉,上層平底鍋煎魚煎蛋,強!完全符合貪心的我(還有您.....)
鍋蓋有兩種選擇,除鑄鐵外,還可以選購透明玻璃的。冬天讓哪個鍋子光著頭都不好,找天要跑去大古專櫃買頂玻璃蓋。
大古鍋款不多,但款款有特式。還有幾款也是一鍋兩用,產品資訊到這裡看:http://taku-art.com/products.php#item4
2. 呎吋 & 保溫
22cm黑裡鑄鐵平底鍋,對3-4人家庭恰恰好。市面上這呎吋不多,隨便上萬塊。
這平底鍋連湯鍋市價才NTD7,500,值!
欣賞兩鍋都可煮好直接上桌,方便又極保溫。冬天最怕一下子飯菜都冷了,海鮮及青菜更是忌諱重新加熱變老變黃。
每年秋冬我都改用鑄鐵盤,保證從頭到尾盤子及菜都是溫熱的,這樣才能確保家人吃到JJ料理的新鮮美味。
3. 質感 & 顏色
選鍋子絕對用眼睛看完還要用手摸。
大古鑄鐵鍋外表剛硬,質地細密堅固。看得到的細緻,摸得到的細膩。
大古選用材質純淨的鐵材,加上生產過程中使用了「陶瓷模」而非一般的「砂模」,光滑的陶瓷與砂在質感上的差異,一想就明白。向來只有一白遮三醜,黑色其實非常難掌握,材料不優,瑕疵馬上被放大。
以前我愛追顏色,現在倒是反樸歸真愛純黑。第一、不怕髒或沾色(咖哩!)。第二:不用擔心刮傷鍋子。第三:拍照時食物特別顯色,畢竟食物才是焦點呀!
大古鑄鐵鍋只有黑色,最純淨的鑄鐵顏色,不用擔心顏色塗層的安全性。
(通過的檢驗報告,請參考:http://taku-art.com/share.php#item4 )
4. 重量
買鑄鐵鍋子,非越大越好。在自己能力(腕力臂力!)以內,確定左手、右手、甚至含蓋子都能單手提起,不可忽略。
鍋子一多,收納的位置早非當初設計廚房時能想像的。地平上、膝蓋高、腰般高、頭頂高、甚至廚櫃深處都是藏鍋點。
我的廚櫃不方便雙手取鍋子,當只能單手把鐵鍋拉出來時,女生可拿多重?
瞬間的腕力也許可3-4kg, 但要持續多幾秒,不想手腕扭傷,2kg以內最安全,大古22cm湯鍋不含蓋子正是1.9kg。
當然,用來煲全雞湯的鍋子又另作別論,但無論如何都要小心手腕。
5. 手把大小
一鍋排骨又多2kg重量,手把是否好拿變得很重要。
市面上的鑄鐵鍋的手把有很多種,最不好拿是又小又實心的,根本只能靠兩隻手指端著,被撞一下,鍋翻皮燙。
大古的手把是我看過中最大的,方中帶圓孤的造型也好看,看到就安全,試過更安心。
手把設計很聰明,如果兩層鍋子的手把都是平的,黏在一起很難取。把下層的湯鍋手把設計成朝下,中層平底鍋則朝上,輕鬆便能分開兩個鍋子。朝下彎的手把,我發現更好使力提起來呢!
體驗前,先跟大家小小聲講JJ第一次買鑄鐵鍋的笑話。
十幾年前沒FB的年代買了一個日本鑄鐵鴛鴦火鍋,沒附中文說明書。我假設跟陶鍋一樣,清洗完用洗米水煮過開鍋。儘興的鴛鴦火鍋後,用洗碗精洗沒擦乾就放在一旁等風乾。第二天,廚房傳來我的尖叫聲..................嚇人啊!以為長蟲,近看發現滿鍋鏽!!跟我同購懂日文的朋友說,那是生鐵鍋,日文說明書上有寫要烘乾及上油保養啊!
只怪自己年少無知!
從此我一定讀清楚包裝盒內附上的說明書,一步一步跟著做,不想再尖叫!
鑄鐵鍋品牌中要算大古最方便,一買回來不用開鍋程序就立馬可用。
首次使用:出廠前已用食用的天然亞麻子油做過2層開鍋處理,第一次使用以清水略洗,烘乾後就可使用了。好方便!
不沾效果:來個「深層開鍋處理」便可達到不沾效果,就像女生也要三不五時敷面膜幫皮膚深層保養一樣。
1. 用天然菜瓜布將鍋內用清水洗淨烘乾。
2. 半碗食用油倒進兩個鍋子裡,湯鍋倒個7成,剩餘給平底鍋。用刷子把油塗滿鍋子內部。
3. 用最小火力燒20-30分鐘,中間把油再塗滿鍋內4-5次。記得打開抽油煙機,避免一身油味。
4. 完成後把油倒出就可開始用!如果不立即用,以廚房紙巾把油擦乾,冷卻後便可收藏。下次使用前以清水略洗後烘乾就可烹調了。(敷完面膜皮膚亮麗!)
湯鍋體驗被我選上的菜式是~
正宗港式臘腸養生雞腿煲仔飯
3人份:
材料 |
份量 |
|
長米 (米量杯) |
1 1/2 |
杯 |
港式臘腸 |
1 |
根 |
港式肝腸 |
1 |
根 |
去骨雞腿 |
2 |
隻 |
紅棗 |
4 |
顆 |
枸杞 |
1 |
湯匙 |
黑木耳(8x8cm) |
1 |
片 |
蒜末 |
2 |
湯匙 |
薑絲 |
1 |
湯匙 |
蔥花(蔥白、青蔥分開) |
1 |
株 |
油 |
1/2 |
湯匙 |
煲仔飯醬油 |
3 |
湯匙 |
醃雞腿~ |
|
|
醬油 |
2 1/2 |
湯匙 |
薑汁 |
1 |
湯匙 |
太白粉 |
1 |
茶匙 |
1.準備食材。紅棗枸杞泡洗乾淨。黑木耳洗淨撕小塊。白米洗淨泡水30分鐘後瀝乾水。
2. 雞腿肉切3cm大塊,煲仔飯就是大塊吃肉才痛快。醬油及薑汁抓一下,醃20分鐘後加入太白粉拌均勻。
3. 臘腸肝腸略沖洗去掉表面灰塵。斜切薄片0.3cm厚,吃起來爽口不油膩。
4. 辛香料切好備用,蔥白綠蔥花分開放。
5. 為了讓米飯更香,冷鍋加油加蒜末,開小火爆香,倒進瀝乾水的白米略炒。
6. 加水(米與水的比例為1:1.05),火轉中大,期間用筷子攪拌防沾鍋,當收水時(看左照片~米粒上佈滿像眼睛的圓孔時),把臘腸肝腸放入,接著雞腿肉、紅棗枸杞黑木耳,最後灑上薑絲及蔥白。肉類要鋪平放米粒上,千萬不要堆成小山讓熟成不平均。動作要迅速。
7. 加鍋蓋,轉小火煮15分鐘後關火燜10分鐘。只需調好計時器提醒,就可以利用25分鐘做個平底鍋菜。
體驗心得:如用陶鍋,需煮20分鐘燜15分鐘,鑄鐵鍋裡溫度高,縮短烹調時間。
8. 原鍋移到餐桌,鍋蓋加開,香氣逼人!別焦急,讓水份再蒸發個一兩分鐘,然後淋上煲仔飯醬油,灑上蔥花,現在才喊"Go"!
煲仔飯醬油這樣調:3湯匙醬油+2茶匙糖+1/2茶匙香油,煮沸或微波20秒。
9. 愛吃鍋巴的話,飯燜好後重新開小火5分鐘,底層的飯粒便會成鍋巴了。
體驗心得:這次的鍋巴有點像洋芋片的薄脆,而以前用陶鍋或白琺瑯裡的鑄鐵鍋煮出來的鍋巴則較厚實硬脆。我想是大古鐵鍋的表面處理夠細緻才能達到的效果。
10. 煲仔飯比想像中簡單吧!不算前置作業,只需30分鐘便做好,這比一般電鍋正常程序煮白飯還快,還把臘腸跟養生雞肉一併做好,真是省時省力省電省瓦斯,還少洗鍋子盤子呢!快來跟著做給家人吃吧!
煮飯的同時,JJ輕鬆的用平底鍋煎好鮭魚及青江菜。
香煎鮭魚佐青江菜
有魚有肉有菜的晚餐,30分鐘搞定!
1. 鮭魚(4cm寬,3cm厚)兩塊擦乾水,用1/2茶匙鹽及少許黑胡椒醃10分鐘。青江菜2株對切洗淨瀝乾水。
(有沒有覺得鍋蓋倒過來放像個優雅的高腳蛋糕盤呢?)
2. 剛做完深層開鍋處理,鍋裡已抹了薄薄一層油,不用再加了。開中小火,鍋子燒熱就把鮭魚魚皮朝下放下去。
為什麼我一直說22cm是小家庭的黃金呎吋,看看這平底鍋放了2塊鮭魚還可以同時煎青江菜不是剛剛好嗎?
3. 鑄鐵鍋熱力逼人!2分鐘這魚皮就金黃脆香,用木鏟子輕鬆便能翻面,魚皮完整一點也不會沾。忘了算時間不要緊,當魚塊底部1/3厚的肉已變白色便是翻面的時候了(注意比非鐵的平底鍋要更快翻面。)
高溫的鐵鍋煎肉煎魚真是特別香,自己邊煮邊忍住口水。
4. 表層煎1分鐘,兩側面煎約45秒,表面便呈金黃,可以關火了。鮭魚翻面時也把青江菜翻面,灑一點點鹽巴。
煎好後把平底鍋立刻移開爐頭,避免繼續在煎的狀態。
5. 從廚房到餐桌上開動的兩分鐘內,中心的魚肉漸漸熟成,像煎牛排的原理。焦脆的表層把魚汁封住,看這魚肉多嫩啊!
第二天,我煮了刈菜雞湯,裝了8分滿的水,加鍋蓋,沒有噗鍋流出來,鎖水效果極好,好開心!
看到蓋子上的白色蒸氣嗎?湯正沸騰時,鍋蓋上的鐵頭竟然完全不燙手!我不知是什麼的原理,官網跟DM也沒有介紹這點,但肯定這是經過細心考量的設計,讓使用者感受到大古的貼心。
鍋子使用完,清水洗乾淨後,記得要小火烘乾! 這樣就算忘記上油養鍋,也不致於讓水漬泡到長鏽班。隨鍋附上的說明書還有其他清潔保養、生鏽處理等使用小知識,跟著做,保養好,就越用越好用了。
一鍋兩用,早餐煮粥、煎蛋、煎鬆餅;晚餐煮湯、燉肉、煎牛排、煎魚、小炒、鍋物,通通都可以。
22cm 3-4人家庭用剛剛好。單身貴族還有同款18cm的選擇呢。
這次體驗發現,大古雙耳火鍋正是我的"Mr. Right"。
大古鐵器官網:http://taku-art.com/main.php
大古鐵器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kuironw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