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陽華麗豪邁辦桌重現!
跟著小萬去旅行~宜蘭篇~渡小月
渡(度)小月這個名字,在國外華人地區是等同"台灣菜"的代名詞。
台北、台南、宜蘭都有渡(度)小月的餐廳,搞不清有什麼分別。
原來宜蘭「渡小月」與台南「度小月」不單完全沒有關聯,菜系也南猿北轍。
簡單形容,宜蘭渡小月是國宴級酒席菜,台南度小月則以擔仔麵與小吃聞名(台北度小月是台南的分店)。
從1968年成立已傳到第四代的渡小月,現任老闆便是國宴主廚陳兆麟師傅。
從辦桌外燴到登上國宴的殿堂,兆麟師把蘭陽好食材不斷的研發與創新、將古早味改良符合現代人的口味、擺盤更是精緻。
兆麟師跟天蘭老師是認識很久的好朋友,今晚一定為老朋友使出絕世武功,跟著小萬去旅行的團友跟著淘光了!
門口樹立的菜碑上的菜式,原來都是主廚在神明前一一擲茭被確認的菜式來的!
渡小月陳氏家族50年前便開始外燴生意,當年的擺桌不管對主人還是客人都是一場盛事,總鋪師當然也要嚴陣以待,除了開工前虔誠拜拜,菜單上每道菜式都有"聖杯"加持的。
開胃前菜大有來頭,是總統國宴等級的「鴨賞與膽肝」。
味道讓我耳目一新,鴨賞不像一般的死鹹,膽肝粉嫩。 特調的果香醬汁把兩種濃味食材變得很開胃 。膽肝好吃到我哇了一聲。
「鮑魚、龍蝦、生魚片」,辦桌最高級的海鮮食材一個都不能少!小杯的是「日本蓴菜佐以韓國柚子汁」。
雖然還沒認識夠一天,團友因為美食已變成好朋友,大家為小萬旅行團乾杯!
滿桌豐盛的菜式,已吃得半飽,主持人卻說這些只是冷盤前菜!
因為渡小月餐廳是無菜單式桌菜,我們根本不知道有多少道菜,更不知道照片裡的菜式只是整晚的1/3........
「三代同堂干貝蘿蔔雞湯」
非常感人的湯品。利用三代的蘿蔔~古早味老菜脯、菜脯及新鮮蘿蔔,加上干貝及放山雞燉煮而成,象徵老中青三代聚首一堂,和樂融融。
雖然我不知道這道湯品發明的年代,但我從湯裡能感受到現任行政主廚兆麟師傳承家族事業的心意,每一口湯都非常的鮮甜,喝得出三種蘿蔔的層次,湯頭濃淳有厚度。把農家的蘿蔔雞湯提升到新的境界。
「紅白肝連鍋」
看起來像牛肋,咬起來也像牛肋,哈,吃到味道才發現是豬的肝連呢!
真是為不吃牛肉的朋友設想的完美替代方案!
主廚非常大方,教我們在家裡可以用金小萬的「豬肉/排骨」模式做出一模一樣的紅白肝連鍋呢!
大廚親自示範,真的好簡單,材料切一切,全部丟進金小萬就自動做好!
萬用鍋做這種燉肉菜式最適合,口感及味道都不輸餐廳 ,而且金小萬可以調整壓力值,做出家人喜歡的軟硬度!
接著豪華海鮮一一登場。
其實我已8分飽了,但看到最愛的九孔,怎受得了誘惑?
看那碩大的海參釀肉,與黃金餃子,怎樣也要吃上一口的!
啊!還有蒜香蝦子蒸豆腐,95%滿了!
OMG,原來主角還沒上桌!
一上桌便鎮住全場,皇者風範就是這一鍋「佛跳牆」!
黃金色澤閃閃發亮的老火雞湯裡,浮著滿滿的魚翅,整個房間頓時充滿哇哇讚歎聲!
團友都站起來消化消化,異口同聲說,早知剛才不要吃那麼多,現在怎樣吃得下這鍋黃金佛跳牆?但問題是,每道都精彩,都不能不吃呀!
老公說可以出去跑2圈再回來吃嗎?
這鍋佛跳牆,肚子多飽也不可能放棄,實在太太太美味了,我好像還不只吃了一碗呢!減肥的事,明天再說。
時光彷彿穿梭到幾十年前,頂級的辦桌酒席,金碧輝煌的佛跳牆一出,賓客歡呼雀躍,吃得滿嘴膠質黏膩膩,大豎拇指猛比。花大錢的精饌華宴博得滿堂彩,主人臉上有光!
真的,我現在對這鍋還記憶猶新,也到處傳照片宣揚,請客出這一鍋就贏啦!
國宴菜的炸物「糕渣、棗餅、肝花」現在才登場。
一直很愛吃糕渣的我,還是每樣吃了一小口,渡小月的糕渣感覺沒外面的油膩呢。
聽宜蘭朋友說, 宜蘭辦桌菜, 份量超豪邁,現場吃飽飽,還要能「打包」回家,「有吃又有拿」才顯得出主人家的大方。今天真體驗到了,從剛才的海參餃到這一盤炸物,如果不是明天還有行程,絕對可以全數打包回家!
水果上桌,大家鬆了一口氣。因為菜吃不完,不只浪費,還怕對廚師不敬呢!
結尾甜點為招牌手工杏仁豆腐,有點麻糬口感,很特別。
渡小月陳兆麟師傅,一方面傳承家族傳統辦桌用料上乘、份量豪邁的本色,另一方面把菜式及擺盤做得更精緻高檔,提升台菜的層次,將家族老字號發揚光大。 這一頓晚宴,讓我重新認識什麼叫台灣辦桌!
別問我這一桌要多少錢,我們今天就是國宴級的VVIP!
P.S. 馬上學!回家跟豬肉攤訂了"肝連"做番茄燉菜,金小萬「豆類/蹄筋」模式,肝連入味又不過爛,吃起來很像牛肋呢。
「跟著小萬去旅行~宜蘭篇」所有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