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rscht羅宋湯的祖宗是誰?就像最近的烏克蘭情勢一樣,你說你的,我說我的.....
烏克蘭羅宋湯
以前在香港吃西餐,湯的選擇一律是羅宋湯 or XX忌廉湯。羅宋湯的印象是橙紅蕃茄色清湯,裡面有幾小塊洋蔥紅蘿蔔。
台灣的西餐湯,一般是雜菜湯 or XX濃湯(+酥皮....) 雜菜湯也是橙紅蕃茄色清湯,裡面有幾小塊洋蔥紅蘿蔔。
羅宋湯原名是Borscht, 雜菜湯應是Minestrone,Borscht 又怎會等於Minestrone呢?非常誤導。
與俄國及烏克蘭生意來往十多年,有一次到莫斯科去,俄國友人的烏克蘭太太親自下廚做的羅宋湯卻是紅寶石顏色的,也沒蕃茄味啊。
烏克蘭太太說羅宋湯是沿自烏克蘭,不是大多數人以為的俄羅斯。她老公是俄國人,有點不太認同,(桌上他們嘰嘰咕咕爭了幾句,幸好羅宋湯沒有變成Crimea!)
她告訴我她家鄉烏克蘭的borscht是不放蕃茄的,湯底是大量的牛肉牛骨,甜菜根是最重要的材料。
3人家庭愛喝湯,煮6人份喝兩餐
材料 |
份量 |
|
牛肋 |
500 |
克 |
甜菜根 |
300 |
克 |
馬鈴薯 |
300 |
克 |
高麗菜(椰菜) |
300 |
克 |
紅蘿蔔 |
1 |
根 |
洋葱 |
1 |
個 |
巴西里根 |
|
少許 |
檸檬汁或醋 |
1 |
湯匙 |
葵花油或植物油 |
1 |
湯匙 |
鹽 |
1/2 |
茶匙 |
蒜末 |
1 |
湯匙 |
香草碎(蒔蘿, 巴西里) |
|
適量 |
酸奶(隨意) |
|
適量 |
隨手可得的蔬菜。
做法:
1. 牛肋洗淨把肥油切掉。(肥油可留下來做別的菜式)
2. 牛肉湯底:牛肋整條或切成2-3大塊,氽水後放入湯鍋中大火加熱,水滾時把浮泡雜質撈出,蓋鍋改小火煮1小時。(圖中是25cm湯鍋)。
3. 牛肉湯底完成後,把牛肋撈出,切成1.5x1.5cm小塊後放回湯內。如不想湯內肉太多,可把1/2量的肉留下做另一道菜,1湯2吃(我加碼做了咖哩扁豆牛肋)。
4. 馬鈴薯切粗條,比其它蔬菜早5-7分鐘加進湯內小火煮。
5. 高麗菜切粗絲,紅蘿蔔切幼條,巴西里莖切碎,加入鍋內。
這盆禿頭巴西里的莖竟也難逃一劫!
6. 甜菜根切幼條,灑上少許檸檬汁。炒鍋加葵花油把甜菜根炒軟,加進湯中。
烏克蘭是全球最大葵花油出口國,所以這道羅宋湯的材料一定用葵花油來炒就最道地啦!
7. 洋蔥切成半圓圈條,炒軟後加入湯中。
8. 約10-15分鐘後,當蔬菜煮成喜歡的軟度時,把蒜末及檸檬汁放進湯內,關火靜置15-20分鐘。上桌前灑上香料。酸奶可依個人口味加到自己湯盤裡攪拌享用。
鋪上烏克蘭客戶送的烏克蘭傳統手工桌布,這一餐很東歐feel!
俄國人說在亞洲喝過各種"fusion" borscht,最印象深刻的是在廣州某大酒店的西餐廳.......噢,有蝦子的羅宋湯!我心裡想,在莫斯科吃中國菜應更有"創意"吧!